2010年6月,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北京正式发布,将在临床应用中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融入有证据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诊治指南以及决策分析方面内容,反映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适用于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规范诊治方案。
一、急性心衰现状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0%的心衰患者出院后将在30天内再住院,花费了大量医疗费用。
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目前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我国对42家医院20年间住院病历的回顾性分析,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16.3%~17.9%,其中男性占56.7%,平均年龄为63~67岁,60岁以上者超过6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1、31.6和21.8天。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在这20年时间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所致心衰的住院率分别从36.8%和8%增至45.6%和12.9%,而因风湿性心脏病心衰住院的则从34.4%降至18.6%;入院时的心功能都以Ⅲ级居多(42.5%~43.7%)。
我国在2007年12月颁布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慢性心衰诊治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指南中“慢性心衰急性发作”部分不够全面,仅着重临床处理。近几年来国际上对急性心衰诊治理念有了重大转变,国内高层专家中对急性心衰的诊治有不同看法和做法,对基层医师进行急性心衰的诊治也需要规范的指导。“中国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制定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
二、诊治指南制订
“近10余年,尽管对于慢性心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急性心衰的临床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有三:一是临床研究,尤其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很少,临床证据匮乏,使得目前各国指南中关于治疗的推荐大多基于经验或专家意见,缺少充分的证据支持;二是我国自己的研究严重滞后,缺少临床资料,甚至基本的流行病学资料也不够齐全;第三,急性心衰的处理各地缺少规范,急性心衰的病死率目前虽有下降,但仍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成为我国心血管病急症治疗的一个薄弱环节。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分类和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分级、监测方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基础疾病的处理、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以及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处理。在急性心衰诊断和处理部分,都以诊断流程图和治疗流程图加以概括,并用表格形式介绍了如何根据患者收缩压和肺淤血情况来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指南建议对患者均应根据各种检查方法以及病情变化作出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症状;急性心衰发生的诱因;各种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心肌坏死标志物以及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级,并估计预后,以及预期达到治疗的效果。并且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心衰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近10年问世并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应用的新药很少。新指南中推荐了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临床的Ⅰ类新药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新活素)。rhBNP属于内源性激素物质,与人体内产生的BNP相同。该药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治疗药物;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心衰治疗药物。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